流浪地球 观后感(轻微剧透)

       前儿个精打细算买了垃圾时段的优惠IMAX,在厚厚的积雪中跋涉了将近40分钟,赶去看《流浪地球》,在此当然要实名感谢年前向我强烈安利的施同学。看完将近下午1点,虽则肚子空空如也,但却激动到不能自已,带着同去的老爸横撅竖跳,把片尾电音曲NewJourney单曲循环到现在。亲眼看到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感到十分幸运,我油然而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就算某些方面暂时落后于那些先进国家,也总会有赶超的一天,我们有的是聪明才智,有的是勤奋坚持,我们绝对不比任何国家差!

       这部电影有太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为了限制我自己的篇幅,主要讲3点。

       第一,令人震撼的imax视听效果。磅礴辽远的冰雪世界,熟悉又陌生的陆家嘴,气势恢宏的发动机——“从我住的地方,可以看到几百台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光柱。你想象一座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中有无数根顶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像一根巨大的日光灯管那样发出蓝白色的强光。而你,是那巨大宫殿地板上的一个细菌。”原著第一章这样描写那矗立着行星发动机的大陆,诚然体积并不能代表一切,但我们生来对宏大的事物抱有敬畏。当发动机喷出擎天的蓝色火焰,仿佛从地形迸发出那心跳般的巨响,我觉得自己的身体融化在了澎湃的激情中。尤其是那从北京第三区向上,再向上,拉起的长镜头,拉到一眼能看见这个奋勇前行的星球。施同学特意和我提起的那一圈赤道转向发动机环,如同恒久的戒指镶嵌了蓝盈盈的耀眼水钻,而巴别塔般的发动机从太空看起来不过一撮撮小火苗。这颗蔚蓝的小球,在无边黑暗的宇宙中,笨拙地运动着,虽然辗转腾挪不灵,却怎么看怎么可爱。其中亿万生灵尝试着用最异想天开的办法,将赖以生存的世界驱动起来,带上家园大逃亡,去搏一线生机。这个镜头一路拖动,直至探路者太空站,精密转动的空间里,一位坚守岗位的父亲在思念他那叛逆的儿子和美丽的家园。还有太多太多动人心魄的画面,宇宙如此浩瀚,人类孤独而灿烂的生命,只是想活下来而已。

       第二,避免过强主角光环的全民英雄反套路。相信很多影评都提到过这一点,本片彰显了咱们老祖宗就盼望的世界大同,在毁灭性的灾难面前,成立联合政府,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共渡难关,非常直观地推广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在刘培强意识到MOSS意图叛逃,带着老马闯总控室时,也有其他航天员发现了叛逃行为并试图挽救;救援117-11小队还未抵达苏拉威西,那里的转向发动机就已经被其他救援小队抢修完毕,我们的年轻男主角灵光闪现引爆木星大气里的氢气,这样一个简单直观的设想也早已被以色列科学家提出而被科学计算所否决,并非仰仗主角一人拯救地球;最后仅靠主角小队,也无法单独完成逆转使命,还是依靠韩朵朵的呼唤召集来的各国救援队,共同协作才推动了“撞针”;以及作为众多航天员中的一个,刘培强擅自决定无视联合国旨在保存有生力量的“火种计划”,瘫痪MOSS,引爆“探路者”,我曾质疑凭他个人的意气用事,有没有权利代替人类做出这样冒险的抉择,但故事显然给了我一个圆满的答案——联合政府肯定了这一行为,并说出了经典台词“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没有好莱坞英雄大片惯用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没有什么仅仅维系在一个人的身上,最终地球的存活,是一群中国人不轻易认命的拼劲,加上一点运气(恰好刘培强与刘启那道紧急通讯关联起了地球人的求生欲和航天员用于牺牲的使命感,MOSS的计算以保存探路者为最高优先级,而刘培强很清楚“没有人类哪来的人类文明”)以及全球人民对希望的最终选择。避免了狭隘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天下大同的环境下,却更加让我们对民族产生热爱,对全人类怀抱希望。

       第三,无数温馨的细节。我相信,观影的大多数人第一次听到那熟悉的“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亲昵;在上海十万火急仓皇逃命时又一次听到那老母亲般唠唠叨叨的叮嘱,免不了啼笑皆非,而第三次却怎能不动容?高级驾驶员韩子昂,永远地留在了他的故乡。诚然,同一条信息的反复出现除了玩梗,必然是要给姥爷的死渲染氛围,可从这里我又感受到中国政府一以贯之的态度——即便在末世的环境下,我们的各部门各级各单位也在全力运转,关照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行车安全也好,桃色事件也好(蒂姆这家伙进局子的原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并不会被丢掉。多少年后的公安局还是我们亲切的蓝黑色招牌,警员会在地震时冲下来解救被关押的人民;救援任务时征用运载车,官兵看似凶神恶煞却会把生的希望留给平民(在电梯间为了救姥爷而牺牲);即便是进入地下没了自然的四季变换昼夜交替,我们依旧保留着过新年的习俗,虽然学生更加苦逼地没有假放,但那热火朝天的年味烘托出的是中国人民的积极精神;刘培强与老马约了去贝加尔湖钓鲑鱼与去重庆吃火锅,又是满满的人情味,当然还有那务求细节的同声传译;刘培强暴力拆开休眠舱后,MOSS唤醒了两名同事要求处决刘,老马是直接跟刘组上队了,而另一名同事虽然并未参与却也选择了视而不见又躺下了,在逻辑与情感上都十分周全;车队经过上海时,看到了上海奥运大厦,咱上海看来得争口气办届奥运才行哈;李一一这个角色虽然后半场露面,镜头不算多,但却用很多细节将性格刻画得生动可爱,如习惯把玩的陀螺造型色子,结果常掉地上让人捡,安排任务时的自说自话,科研人员惯有的鸡同鸭讲,以及“春节十二响”这样无厘头的小设计……

       在人类的生死存亡面前,队员把电池给火石供电而最终冻死,刘启也学会暂时放下仇恨与解放军合作;老何那么怕死,为了活下来没下限地抢过蒂姆头盔,最终却也为了大局卸下了救命稻草似的头盔,挤进核心机组抢修,坦然地迎接死亡;油嘴滑舌的混血蒂姆,也敢豁出去一跳,用自身重力把刘启拖出危局;连初中生韩朵朵也在这样的考验下,从浑浑噩噩的小孩子一下脱胎换骨。我们可以说这样的转变都是写故事惯用的套路,但我觉得有用就好,他们都很真实,角色的成长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也是每个人走到这一步必然发生的,如果不那么就只会被淘汰。观众走进电影院,是为了寻求视听的享受和缓解现实的压力,积极的转变下给观众以启迪,是令人情绪最为舒适的走向,我们为何不顺其自然地感动一把呢?

       网上有热心网友遗憾韩朵朵的那段召集台词写得不够好,但我觉得,已经不错了,毕竟她只是一名初中生。她也不是标准优等生,危急关头对着全世界的临场发挥,做到那样还不行吗?稚嫩一点,口语一点,浅显一点,却浸透了这一日的全部体会,对爷爷的歉疚、对自己弱小的无力、对救援的期盼、对灾难的恐惧、对未来的希望,赵今麦的表演我觉得已经很好了。倒是一开始班长回答老师的提问时用那种饱含感情的朗诵的夸张语调,实在是让我忍不住吐槽,优等生未必矫情做作啊喂。顺带着说,最后众人推“撞针”那里,我不太明白为啥都在人后面一个抵一个地推,前面的人不疼吗?力传到前头还剩多少啊?为什么不在“撞针”的侧面排起来推呢?不懂不懂,就觉得很痛……

       好了,不再多说了,不然停不下来,借着那句标语,结个尾吧。第四次,初级驾驶员刘启同志,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伴随着那老生常谈的安全标语,叛逆的青年肩负起责任,成为家园的建设者,懵懂的少女也已经长大。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努力下,地球终有一天会抵达新的家园,那时候的中国人会在灿烂的阳光下出发,蓝天白云清风拂面,发动机点火的刹那,耳边响起交通委体贴的关照——“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评论
热度(19)

© 陌霖渊 | Powered by LOFTER